查看地图
3月21日上午,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斯迪姆幼儿园250余名师生走进了我校艺术馆开展春日研学活动,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,在幼小心灵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。
一进入艺术馆,琳琅满目的展品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目光。“老师快看,这个小碗会透光!”当通体似玉的料胎画珐琅彩映入孩子们的眼帘时,随着小朋友清脆的童声,几十双眼睛齐刷刷贴近展柜。讲解老师循循善诱,引导孩子们观察红彩装饰、描金技法的差异,流动的光影在釉彩间折射出绚丽的虹彩,孩子们不约而同发出“哇”的惊叹。行至“孔子讲学图”瓷板画前,孩子们安静下来,认真聆听老师讲述孔夫子与弟子们围坐在树下讲学的场景,齐声跟随老师诵读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”,稚嫩童声在展厅回响,仿佛与先贤对话。
“看,这是来自景德镇的工艺大师周国桢的瓷雕《领头羊》!”面对通体开裂的独特造型,孩子们用小手指着领头羊,眼中充满好奇。“是小羊受伤了吗?”讲解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艺术的缺陷之美,引导孩子们观察陶瓷粗粝的肌理,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。孩子们围着《领头羊》,有的模仿小羊跳跃,有的用小手轻轻触碰展柜。孩子们稚气又专注的目光吸引了展厅内的许多其他参观者,他们对孩子们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和文化传承意识纷纷点赞,表示艺术馆积极开展引导儿童感受美的活动非常有意义。
在艺术馆的各个角落,孩子们还一一欣赏了传统绘画、书法、雕塑等艺术藏品,艺术馆全体讲解老师齐上阵讲解,将传统文化小知识融入趣味解说,让孩子们在玩中学、学中玩。该幼儿园的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艺术馆里面的藏品非常棒!我们的老师和园长看了都觉得很有文化底蕴和氛围,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,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美的熏陶,让文化浸润童心,让传统与现代在孩子们的成长中交相辉映。”
这场艺术与童真的邂逅,让千年窑火映照出文化传承的新希望。艺术馆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深入推进美育浸润的号召,积极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阵地作用,与更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,定制开发更多契合不同年龄段孩子认知水平的特色研学课程,将艺术之美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,为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。
(通讯员:林晓清 审核:刘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