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地图
天地有大美而不言,山河存至道而恒久。4月14日,“大美山河——周韶华艺术作品高校巡展”在武汉理工大学艺术馆流动展厅启幕。展览由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、湖北省周韶华艺术中心联合主办。
步入场馆,一幅纵1.23米、横2.47米的《九龙奔江》震撼夺目,赭石与群青泼染的江岸肌理间,九道江流如苍龙腾跃,撞击观者心灵。
周韶华先生曾言,“不管是黄河长江,还是帕米尔高原,都是我心、我意、我情借大山大川的迹化。我的画就是我的生命自身。”本次展览以“山河”为脉络,汇聚周韶华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创作的《黄河魂》《狂澜交响曲》《唐蕃古道》等“山河”代表作,展现了艺术家以笔墨重构山河意象、探索传统艺术现代转型的壮阔征程。此次巡展通过“水墨原作+文献手稿+影像资料”的立体呈现,创作手稿、笔记、书信、影像记录等集中亮相,生动诠释艺术家“以笔为舟,以墨为海”的艺术追求。
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杜敬鑫谈到,此次展览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《黄河魂》这幅作品,“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,自己平时较少接触此类艺术作品,但近距离观看这幅画,神兽伫立在壶口瀑布前,仿佛能听到黄河的咆哮声,画面极具震撼力。” 周韶华艺术中心主任吴军和介绍,《黄河魂》是周韶华先生“大河寻源”系列的代表作之一。“周老80年代曾四赴西安考察文物古迹,沿黄河流域行进三万里,创作了《大河寻源》组画。《黄河魂》以气势磅礴、奔腾不息的黄河为背景,刻画了在黄河水边雄立千古的汉代石雕形象,意境博大雄浑,展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图腾。”
“作为武理校友,能将周老的艺术作品引入母校,是文化传承的双向奔赴。”策展人、湖北省新华书店(集团)倍阅高校校园文化服务平台运营总监王颖超介绍,“这次展出的作品均以‘山河’入画,串联起周老的四个创作阶段:80年代‘大河寻源’对文明根脉的追寻、90年代‘汉唐雄风’对历史魂魄的重塑、新世纪‘世纪风骨’对水墨语言的革新,以及近年‘天地人’系列对宇宙哲思的升华。”
武汉理工大学艺术馆馆长谷倩表示,“周韶华先生作为中国画领域的杰出代表,多年来一直大力支持我校美育工作,先后慷慨捐赠了《朝阳》《月涌大江流》等绘画佳作,为我校人才培养筑牢了美育根基。此次展览是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育人的起点,今后,我们将继续弘扬周韶华先生的艺术人文精神,持续加强高校与艺术家及艺术机构的合作交流,共同推动高校美育工作创新发展。”
周韶华,1929年10月出生于山东荣成市石岛,1941年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,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。2008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“终身成就艺术家”称号。2015年获评2014年度“中华文化人物”。2024年获“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”。 周韶华多年致力于中国画理论与创作革新的探索与研究,是中国画气势派的开宗创派者与理论建树者,绘画艺术成就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。
据悉,展览将持续至4月30日,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,后续将陆续走进华中科技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。
通讯员:林晓清
摄影:刘洁凌
审稿人:刘戈